2009年10月30日 星期五

活動過後

  今天早上在學校操場舉辦「全國祖孫週敬老關懷日活動」,共有42位阿公阿嬤到場參加,校園內或小朋友、或老師、或是慈祥的老者,當下情景顯得熱絡又溫馨!感覺好棒!

  為了讓活動順利進行,昨日下午還特別叮嚀組長們做過音響測試,沒料到今天活動一開始,音響就凸搥完全無反應,只好臨時改以簡易麥克風代替,整個活動效果因此打了折扣;再加上因應措施稍稍延誤,導致活動結束時耽誤了上課時間約十分鐘,這對於事事喜歡講求完美的我而言,已經是悶悶不樂耿耿於懷,事後又聽說有老師們因此發出不客氣的抱怨、批評,我得知之後內心挫敗感立即湧現,雖然我想以理性淡看之,但到了晚上,我發覺自己已像一顆洩了氣的汽球,再也提不起任何力氣,好累、好累、好累......〈儘管下午我還強顏歡笑的到暨大協助做論壇的布置工作〉

  此刻,我真的懷疑自己日後還有動力願意規劃多元活動讓學生探索及體驗?

  我只知道自己內心的傷痕已在慢慢擴大......

2009年10月18日 星期日

結訓啦!

  從10月12日起至10月16日共有五天的時間,我被派到豐原教師研習會參加「98年國教輔導團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初階研習」。

  原本是打從心裡排斥在學期中參加如此長期〈連續五天〉的研習,但這回似乎已找不到理由可以推託,只好硬著頭皮研習去囉!或許離開舒適圈,往外去探索,可以讓自己更精進!

  五天研習下來,我對於林小麗老師的熱情熱力、徐秀婕老師的快人快語、張景媛老師的專業投入、丁一顧老師的幽默風趣及蔡居澤老師的永不放棄,印象最是深刻!儘管綜合活動是基測不考,但卻是人生必考的內容,早已被邊緣化了,但她〈他〉們卻始終願意長期在綜合園地深耕,真是令人欽佩!或許是受到她〈他〉們認真與執著所感動,深藏在我內心的一份使命感已油然而生!

  還記得週五結訓座談時,內心竟有著一股濃濃的不捨之情!如今,仔細想想,能夠在百忙當中,放下一切要務,專心的精進學習,何嘗不是一種幸福?

2009年10月12日 星期一

您認為目前網路上的社交網站(如部落格、噗浪、facebook、Twitter等)應用於學習社群的經營有哪些幫助或成效?可舉例說明。

  首先,個人認為網路工具愈來愈多,運用範圍也愈來愈廣。目前正夯的Blog、噗浪、facebook、Twitter應用於學習社群的第一成效,就是可以發表文章或呈現影音圖檔,以及以互動討論的方式,且可以深化為數位學習教材,達到蒐集群體智慧、知識共享的目的。

  其次,在現今必須以快如閃電的速度處理新資訊的世界中,不斷的快速學習新事物的能力就顯得更為重要。而Blog、噗浪、facebook、Twitter的互動式學習,正好符合學習者喜歡快速的以富有創意、批判性和協同工作的方式思考,可貴的是學習者因此時常沉浸於「發現」的喜悅中;另外社交網站有計畫性的內容,可以允許學生按照自己的步調學習,並配合學習者個別的學習風格,除了可向老師提問,也有機會和同學熱烈討論不同的學習想法,仔細評估這似乎超越「因材施教」的初步想法呢!

  再者,目前網路上的社交網站所分享的內容可說是琳瑯滿目,既多元又豐富,只要學習者願意有心且持正向積極的態度,應該是可以涉獵更多、更深、更廣的知識面向才對。誠如眾所皆知,教育不只是轉移資訊而已,必須學習吸收消化資訊,將資訊和已經知道的事情連結起來,同時要學習如何運用新知識。或許是因為自己所整理發現的新知識,因此運用在解決生活上所面臨的困境時,就會顯得更加得心應手了!

  最後,我還想要強調的是,一般的上課都是有時間限制,常會因下課鈴聲響就中斷或是草草結束,學習效果也因此大打折扣!而此種數位學習則是在課堂之外能夠繼續課堂上的討論,正所謂打鐵趁熱,持續討論與學習一定可以收到相加相乘的效果!除此之外,值得一提的是此種打破老師對學生授課的單向溝通模式,不只強化學生問問題的功能,且增加學生提供教材的作用,讓學生也可以成為老師,個人認為這亦是一種顛覆傳統思維的合理化現象!

  當然,教學是門藝術,如何運用存乎一心!不可不慎!

2009年10月7日 星期三

親師座談會




  10月7日晚上本校舉辦「全校家長日─親師座談會」,約莫有一千餘位家長前來參加,場面十分熱絡。

  我陪同校長到全校各班一一向家長們致意,看見老師先是認真的向家長們報告課程教學計畫及班級經營理念,繼而又與家長分享孩子在校的表現,家長也主動和老師進行溝通互動,當下十足展現親師溝通零距離的美好氛圍!

  今年的座談會中還發現在參與的家長中,爸爸的出席率升高了,這真是個可喜的現象,誠心希望忙碌的爸爸們也要努力費心參與孩子的每一段生活經驗,以便共寫親子美好的生活記憶!

  過程中不斷聽到家長肯定老師的讚賞聲,我認為這是對老師最大的鼓勵!「親師勤溝通,教學變輕鬆。」,此時我彷彿已可描繪出在家長協助之下,埔里國小學童快樂的徜徉在教育伊甸園的美麗畫面!

2009年10月4日 星期日

記寫中秋二三事

  「中秋節月圓人團圓」是自古至今亙古不變的美麗期待,只見10月2日傍晚起,高速公路上趕著回家共度佳節的車潮如織,而我也和遠嫁台南的妹妹相約回娘家過節,因此也碰巧體驗了塞車的感覺!

  中秋夜由弟弟擔任烤肉主廚,弟妹擔任二廚幫忙傳遞待烤的食材,而我和爸媽及小朋友們則輕鬆的坐在旁邊賞月談笑,不一會兒功夫,只見桌上已放滿香味四溢的烤肉、香腸、杏鮑菇、香菇、地瓜、臭豆腐......,大家一起開心的大快朵頤。我想此時連高掛在檳榔樹間隱約可見的月姑娘,都可感受到我們一家和樂幸福的氛圍呢!

  妹妹在四十歲高齡喜獲一子,兒子畊諺已十個月大,長相可愛又愛笑,活潑十足體力佳,因為有他,家裡熱鬧極了,家中老老少少輪流逗弄他,好不快樂!唯一頭痛的是畊諺想睡覺時,會突然變得胡亂吵鬧,只有性情溫柔的妹妹罩得住他,心想「為母則強」這句話,真是太貼切了!

  10月4日傍晚送女兒回曉明女中後,獨自開車奔馳在國道六號上,倏忽之間看見又大又圓的月亮高掛在天空,內心好歡喜,原本以為今年因為「芭瑪」及「米勒」來搗蛋,恐怕看不到中秋月,因此我分外珍惜這幸福的好時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