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先,個人認為網路工具愈來愈多,運用範圍也愈來愈廣。目前正夯的Blog、噗浪、facebook、Twitter應用於學習社群的第一成效,就是可以發表文章或呈現影音圖檔,以及以互動討論的方式,且可以深化為數位學習教材,達到蒐集群體智慧、知識共享的目的。
其次,在現今必須以快如閃電的速度處理新資訊的世界中,不斷的快速學習新事物的能力就顯得更為重要。而Blog、噗浪、facebook、Twitter的互動式學習,正好符合學習者喜歡快速的以富有創意、批判性和協同工作的方式思考,可貴的是學習者因此時常沉浸於「發現」的喜悅中;另外社交網站有計畫性的內容,可以允許學生按照自己的步調學習,並配合學習者個別的學習風格,除了可向老師提問,也有機會和同學熱烈討論不同的學習想法,仔細評估這似乎超越「因材施教」的初步想法呢!
再者,目前網路上的社交網站所分享的內容可說是琳瑯滿目,既多元又豐富,只要學習者願意有心且持正向積極的態度,應該是可以涉獵更多、更深、更廣的知識面向才對。誠如眾所皆知,教育不只是轉移資訊而已,必須學習吸收消化資訊,將資訊和已經知道的事情連結起來,同時要學習如何運用新知識。或許是因為自己所整理發現的新知識,因此運用在解決生活上所面臨的困境時,就會顯得更加得心應手了!
最後,我還想要強調的是,一般的上課都是有時間限制,常會因下課鈴聲響就中斷或是草草結束,學習效果也因此大打折扣!而此種數位學習則是在課堂之外能夠繼續課堂上的討論,正所謂打鐵趁熱,持續討論與學習一定可以收到相加相乘的效果!除此之外,值得一提的是此種打破老師對學生授課的單向溝通模式,不只強化學生問問題的功能,且增加學生提供教材的作用,讓學生也可以成為老師,個人認為這亦是一種顛覆傳統思維的合理化現象!
當然,教學是門藝術,如何運用存乎一心!不可不慎!
A book just read
2 個月前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